微店賣甜瓜,一天銷售 3000斤
“今年,我鄉大學生村官組織菜農學習‘互聯網+’模式,創新甜瓜銷售方式,利用網上微信平臺,開啟微店業務,利用微信群轉發有關蔬菜生長、成熟圖片,以及蔬菜特點介紹視頻,使群友們一目了然,現在,網上一天訂購量超過3000斤。”6月18日,山東省臨邑縣宿安鄉農辦主任李義營對筆者說。
近年來,由于冷棚種植占地少、投資小、見效快,宿安鄉積極推廣冷棚種植模式,實施“葡萄+菠菜+茴香+甜瓜”混搭錯季種植,目前,該鄉冷棚規模已達100多個。隨著冷棚種植戶愈來愈多,冷棚蔬菜集中上市的特點愈發明顯,外地經銷商借機壓價,讓當地菜農深受其害。今年,為保障菜農收入,該鄉邀請大學生村官對當地菜農進行手機微店技術培訓,開辟了蔬菜銷售的第二陣地。據悉,該鄉冷棚當前種植的是甜瓜,品種為綠博特,該品種植株長勢較旺,子蔓孫蔓均可結果,果肉碧綠,口感極佳,單瓜重400~600克,整齊均勻,成熟果綠色,肉厚,瓜腔小而飽滿,伴有濃郁的清香味,特甜而不膩。
“因為綠博特甜瓜品種好,肉質酥脆,十分爽口,在微店訂購的客戶一傳十,十傳百,回頭客特別多,現在我的微店里,甜瓜單價達到每斤2.5元,每天能賣100多斤!”宿安鄉正升社區大學生村官董思寒對筆者說,作為創業實踐者的大學生村官董思寒,對利用微店平臺銷售頗有體會。
截至目前,宿安鄉直接利用外地客商銷售的甜瓜為5萬多斤,而利用網上微店平臺銷售的甜瓜達到近4萬斤,現在網上銷售接近了全部銷售量的半壁江山,“互聯網+”效益初見成效。
“一村一品一店”,網絡創業顯身手
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大學生村官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帶頭參與“一村一品一店”網絡創業,成為帶動全區網絡創業的生力軍。
今年以來,宿豫區通過宣傳發動、培訓拉動、政策助動、各方聯動等措施,大力加快“一村一品一店”網絡創業步伐,實現了草莓、糖蒜、千張、蠶蛹、草雞蛋、小蒜等幾十個特色農產品上架京東。
為進一步加快網絡創業步伐,確保年底前全區實現“一村一品一店”網絡創業目標,該區重點實施了大學生村官網上創業帶動機制,要求大學生村官年內確保每人創辦網店4個以上,幫助本村發展網店5個以上,并負責種養大戶所開網店營銷與管理培訓,幫助村民更快、更安全了解網絡、經營網店,促進特色農產品銷售。
該區侍嶺鎮大學生村官在鎮網絡創業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牽頭舉辦培訓班5期,培訓有網絡創業意愿人員110多人,提升培訓22人,精英培訓14人。至目前,全鎮己注冊“一村一品一店”網絡銷售商標64個,其中大學生村官注冊商標41個,網絡創業己成為他們施展才華主陣地。
電商服務隊,指導農民做電商
“剛開始做淘寶,怕被人說是不務正業,還是瞞著大伙兒偷偷干的。沒想到村里知道這事后,挺支持我的,還讓我放手去干,現在網店生意越來越好了。”常棟是浙江省安吉縣遞鋪街道康山村的一名大學生村官,利用業余時間,他經營著一家淘寶網店,主要銷售竹籃包裝,如今他的網店生意穩定,去年一年銷售額突破100萬元,而靠著他的訂單,3家農村竹籃廠已實現“充電”轉型,另外還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15人。
眼下,利用微信進行電商銷售的人越來越多,湖州市南潯區雙林鎮大學生村官屠旭峰,與其他3名大學生村官組建電商創業聯盟,利用微信銷售水果,每月銷售額突破8萬元。
像常棟、屠旭峰這樣既是“泥腿子”又是“店小二”的大學生村官在浙江省湖州市已經越來越多,筆者從市委組織部獲悉,截至去年底,湖州市423名在崗大學生村官中,有132名大學生村官自主創業,其中電商創業占一半以上。
為了抓住當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有利時機,加快農產品流通和網絡銷售,今年湖州市出臺了一系列措施,鼓勵支持像常棟、屠旭峰這樣的大學生村官參與農村電子商務工作。今年,湖州市將依托德清縣電子商務產業園、長興星網電子商務創業園等省級電子商務實踐基地、青年網商創業基地等平臺,建立10個左右的大學生村官電子商務實踐基地。如果大學生村官想在電商領域有一番作為,都可以到基地里進行實踐鍛煉。
湖州各地都有非常特色的產業,比如白茶、湖筆、竹筍等,現在很多村民、企業都有做電子商務的意愿,但受到知識水平、上網操作能力的制約,不知從何做起。有些小微企業雖然已經在做電商,卻苦于人才匱乏,無法做大做強。而大學生村官年紀輕、有文化、懂網絡,接受新事物能力強,又處在農村發展的第一線,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筆者從湖州市委組織部獲悉,今年湖州將發揮大學生村官美工、營銷等方面的特長,組建童裝、白茶等8支左右的電商服務隊,為當地村民和企業提供專業化電子商務業務咨詢聯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