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按標準生產,就能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因此,要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和品牌化發展,從生產環節提升質量安全水平
農產品安全是產出來的,標準化生產被認為是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治本之策。但有些人誤以為,只有不使用化肥、農藥的農產品才是安全的。中國農科院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所長葉志華認為,這陷入了一個誤區。事實上,大宗農產品的生產不可能不使用化肥、農藥等投入品,但完全可以將這些投入品控制在對人體安全無害的劑量之內。
葉志華說,化肥、農藥、獸藥、生長調節劑等作為基本的生產資料肯定會用到。現在要做的是如何科學合理地使用,確保在食品當中殘留不超標。以畜禽養殖為例,相關規定已明確合理的用量和用藥時間標準,要有合理的休藥期,動物屠宰之前有相關檢測。標準在制定時首先考慮的就是安全問題,尤其是對農業投入品的使用及殘留作出了嚴格的規定。
我國食用農產品的安全狀況整體在好轉,農產品質量標準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食品安全法》出臺后,我國加快了農獸藥殘留標準制定力度,截至2013年底,我國農獸藥殘留標準共5185個,基本涵蓋了我國農業生產常用農藥和居民日常消費的主要農產品。當然,與發達國家標準相比,我國農獸藥殘留標準還有一定的差距。農業部表示,力爭用3年時間,基本健全與國際接軌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十二五”發展規劃》,到“十二五”末,我國農獸藥殘留限量標準將達到7000個。
目前,全國無公害、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總數超過10萬個,占食用農產品商品量的40%。農業部質量安全監管局局長馬愛國表示,要穩步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積極推進園藝作物標準園、熱作標準園、畜禽水產標準化養殖場建設,示范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推行生產全程控制,加快推進全國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建設。總體上看,要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和品牌化發展,從生產環節提升質量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