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加工業一頭連著農業和農民、一頭連著工業和市民,產業關聯度高、行業覆蓋面廣、增值潛力大,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支柱性和戰略性產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迅速,已成為國民經濟中最具成長活力的產業之一。但總體發展水平不高,產業規模大而不強、資源利用不充分、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還比較突出。加強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戰略研究,把握新趨勢,開拓新思路,明確新任務,促進我國農產品加工業又好又快發展,對于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落實部黨組提出的“鞏固、加強、優化、改革”總體要求,努力實現“兩個千方百計、兩個努力確保”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一、農產品加工業發展主要成效
“十五”以來,隨著我國農產品總量持續增加、品種不斷豐富以及消費結構逐步升級和對農產品加工制品需求強勁,促進了我國農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
(一)行業規模和經濟效益進一步提升
2003-2011年,我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由2.75萬億元增至15萬億元,增加4.5倍,年均增長23.7%,利潤總額由1285億元增至9774億元,年均增長28.9%。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從0.9:1提高到1.9:1。2011年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8萬家,其中食品工業企業3.1萬家,總產值7.6萬億元,同比增長31.6%;營業利潤5404億元,同比增長39.3%。
(二)產業結構和發展布局進一步優化
食品工業產值在農產品加工業產值中的比重從2003年的45.7%提高到2011年的50.6%。優質品牌農產品及其加工制品市場占有率穩步提高,形成了一大批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企業產權結構不斷完善,多元化投入格局基本形成,上市企業數量大幅度提高。產業集聚趨勢明顯,以農業部16種優勢農產品、58個優勢區域和大城市郊區為依托,全國已初步形成了一批優勢、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聚集區。產業梯度轉移勢頭強勁,中西部地區農產品加工企業集群積聚加速,2011年發展增速比東部地區同比高出10個百分點。
(三)技術創新和支撐能力進一步加強
圍繞農產品加工中的共性關鍵技術和裝備需求,組織相關科研機構開展了自主研發和引進消化吸收等方面的聯合攻關,攻克了一批核心技術難題,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裝備,提升了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我國部分農產品加工成套技術和裝備正在逐步實現由進口為主向自主研發、生產轉變。
(四)吸納就業和增收貢獻進一步增強
2003-2011年,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從業人員由1306萬人增加到1926萬人,增長了47%,吸納農村勞動力超過1500萬人,農民工資性收入達到2800億元。公司加農戶、龍頭帶基地等多種組織形式發展,促進了一批標準化原料基地建設,帶動了周邊農戶就業增收。在一些重點農業縣(市),農產品加工業稅收對本級工商稅收的貢獻達到70%。
總的看,我國農產品加工業已具備了一定的發展基礎,同時,在組織形式、投資主體、產業布局、創新能力、政策環境等方面也發生明顯變化,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二、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從產業內部看,一是大而不強。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居世界首位,但技術裝備水平總體不高,創新能力不足,質量控制體系不完善。二是產業集中度不高。企業“大群體”和“小規模”并存,小微企業和小作坊比重過大。行業內部同質化問題普遍存在,無序競爭現象比較嚴重。三是產業鏈不健全。適合加工的專用品種少,加工專用原料生產基地建設嚴重滯后;產地初加工原始粗放、產后損失大、質量安全難以保障;市場發育不足,物流設施薄弱,流通業態落后。四是資源利用不充分。每年有大量的秸稈、米糠、果皮、果渣、動物骨、血等加工副產物亟待深度開發利用。
從外部發展環境看,一是生產要素的制約日益突現,融資難、用地難、技術落后、人才不足等問題普遍存在。二是生產成本快速上升,原料、能源和勞動用工價格持續上漲,企業盈利能力減弱。三是節能減排壓力增大,產業和環保政策門檻提高,企業技改升級成本大幅上升。四是國際競爭加劇,跨國企業正伺機進入我國農產品加工重要行業,擠壓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發展空間;同時,發達國家加工食品貿易技術壁壘日趨體系化,制約了我國產品的“走出去”。
三、新時期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意義重大
當前,我國工農關系、城鄉關系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工業化步入發展中期、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城鎮化率超過50%、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農民人均純收入接近7000元,這個階段正是食物消費轉型升級、消費結構快速變化、需求拉動最為強勁的時期。必須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新要求為核心,加快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
(一)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是滿足消費升級的客觀要求
從國際經驗看,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階段,往往是食品消費結構加快變化和加工食品需求迅速上升的階段。當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時期,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進入城鎮,對農產品及其加工制品的需求呈剛性增長。同時,隨著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原來以溫飽型為主體的食品消費格局,正在向風味型、營養型、便捷型甚至功能型的方向轉變,城鄉居民對加工食品的消費需求已進入高速增長期,這些消費結構和方式的新變化,一方面,迫切要求農產品加工業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生產能力;另一方面,要通過優化產品結構,加強質量控制,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多層次要求和安全、健康消費需要。
(二)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
農產品加工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農業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可以引導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按照加工和銷售的需要組織生產,促進產加銷一體化經營,實現農業發展的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和集約化;可以大幅度提高農產品貯藏保鮮能力,減少產后損失,實現農產品均衡供應、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保障;可以強化農業產業體系建設,推動上下游各產業、各環節融合,帶動儲藏、運輸、包裝、營銷、裝備制造等相關產業發展。
(三)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是拓展農民就業增收的有效途徑
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能夠延長農業產業鏈、就業鏈和效益鏈,實現農產品多層次、多環節的轉化增值,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農產品加工業大多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安置大量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催生一大批相關配套企業、農民經紀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個體從業者,促進更多的農民分工分業,形成新的就業渠道,是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天然蓄水池”。據測算,我國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產值之比每增加0.1個點,可以帶動農民人均增收193元,吸納就業230萬人。
(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有力支撐
長期以來,大量的資金、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離農化”趨勢十分明顯,新農村建設面臨嚴峻挑戰。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可以促進農產品和勞動力兩大優勢資源的快速整合,形成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可以推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為吸引現代要素流向農村和農業提供載體。另外,農產品加工業在優勢產區的集群集聚,還將推動周邊資源要素和人口集中,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產業支撐,有效緩解“三留守”、“空心村”、“空心鎮”等問題,形成縣域經濟新的增長極。
(五)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是提升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