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潺潺,肥美的鱘魚、虹鱒魚在清澈見底的水里愜意嬉戲。這是麒麟區茨營鎮胡家墳水庫呈現出的一幅魚肥水美圖。
近年來,該區大力引進水產養殖新品種、新技術,通過試驗、示范、推廣,促水產養殖“提檔”。2000年引進“湘云鯽”進行試養,五年來,為養殖戶增收100萬余元。2009引進“芙蓉鯉鯽”,通過幾年的養殖試驗,被列入國家大宗淡水魚類體系建設,在全市、全省推廣養殖。2011年,引進“黃金鯽魚”進行試養,為養殖戶增收3500余萬元。2014年5月,引進“匙吻鱘”,“松浦紅鏡鯉”進行試養,目前長勢喜人,將再次為全區養殖戶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該區創新水產養殖新模式,建成全市特種水產品養殖基地——胡家墳特種水產品養殖場,實行集約化流水養殖,流水養殖鱘魚、虹鱒等8個品種。利用稻田和藕田養魚,發揮稻田和藕田生態系統的最大負載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完成稻藕田養魚18000畝。推廣稻蟹共生種養技術,充分利用大閘蟹塘中的生物鏈,使稻蟹雙豐收,減少面源污染,推廣稻蟹共生種養40畝,預計每畝純收入達5250元。同時,使用微生物制劑調節水質。傳統的藥物防治容易導致二重污染,在生物體內留有殘藥,對水產養殖業和人類的身體產生副作用。水產站帶領養殖戶把“光合細菌”運用于成魚池塘和苗種池塘,改善了水體環境,抑制了病原菌的繁殖,增強魚體抗病力,降低發病率,每畝增收近3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