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國蔬菜、畜禽、水產品監測合格率分別達到97.9%、99.7%和96.9%,保持較高水平。最近有境外機構評價,我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已達到世界中上水平。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很不容易。”韓長賦說。
是靠什么實現這一成績的?韓長賦從法規、監督、檢測等方面介紹了情況——
國家先后頒布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及配套的乳品、農藥、獸藥、飼料管理條例,農業部制定了產地安全、包裝標識、檢驗檢測等方面的部門規章及強制性技術規范。以國家法律法規為主體、地方法規為補充、部門規章相配套的法律法規體系初步形成。
連續6年開展專項治理行動。開展禁限用高毒農藥專項治理和農藥執法年活動,積極推行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實名購買制度;開展奶站和飼料專項整治,將奶站和生鮮乳運輸車全部納入監管范圍;開展“瘦肉精”整治,基本摧毀了地下生產經營網絡。
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行業普查和監督抽查制度,實施農藥、獸藥、飼料、水產品殘留監控,監測范圍覆蓋主要城市、主要產區及大宗農產品。目前全國所有的省級農業廳局、60%以上的地市、近一半的區縣建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
韓長賦說,由于農業生產方式還顯粗放、市場秩序尚不規范、道德誠信亟待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仍然存在;一些小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容易迅速傳播放大,處置不好就可能演變成全局性問題。從近幾年監測看,四類問題要特別關注:
農獸藥殘留超標,重點是蔬菜限用高毒農藥超標和畜禽產品濫用抗生素問題,主要與病蟲害頻發重發、低毒藥物見效慢、生產經營者不合理使用有關。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獸藥,提高農民科學用藥水平。
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包括生鮮乳三聚氰胺、生豬“瘦肉精”、飼料添加禁用藥物、水產品孔雀石綠等。解決這類問題要靠加強監管,實施嚴打,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產地重金屬污染。當前突出的是稻米鎘污染,主要集中在南方部分省區的少數縣市,大多數是由環境污染長期積累形成的。解決這類問題必須立足治理,減少污染,同時重點地區要在普查的基礎上主動調整品種結構。
假劣農資。目前危害最大的是地下“黑窩點”和亂添加隱性成分,主要原因是農資生產經營小、散、亂。解決這個問題既要“堵”,嚴格生產經營準入條件,強化大要案查處;又要“疏”,大力推行定點經營、統一配送,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手段規范市場秩序。
“農產品質量安全,需要生產者、消費者、管理者共同維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要‘零容忍’。農業標準化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治本之策,要力爭再用3至5年基本健全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重點在優勢農產品主產區,每年選擇100個大縣,整建制推進農業標準化。”韓長賦說。
今后要建立生產經營企業主體備案和“黑名單”制度,打擊不法生產經營;建立產地準出制度,加強農產品產地檢測;建立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有效銜接的機制;推行質量追溯制度,盡快搭建農產品質量追溯信息平臺,把包裝標識、生產檔案、索證索票等有機銜接起來,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和龍頭企業,采用信息化手段開展“菜籃子”產品質量可追溯試點,實現農產品全鏈條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