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一篇隨筆式的文章能引發這么大的爭議和反響?有網民說這是博士的炒作,但更多的人認為,正是公眾心底對淳樸鄉村的強烈懷念與期待,與鄉村文化失落所產生的沖撞,激起了大家的宣泄欲望。
我們國家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城鎮化建設,上億人到城市謀生。然而,春節遷徙大潮透露一個事實:不論去到哪里,那個并不完美的故鄉還是最深的牽掛。記者也觀察到,在自己的朋友圈中,70%以上的人春節回到了農村,盡管可能自己的父母已定居城市,但因為有“七八姑八大姨”在那里,他們仍然覺得農村十分親切。
“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上大學后才到大城市生活。現在的農村和10多年前的不一樣了,環境差了,人口少了,活力不足,人心也不那么齊了。看到這些變化的確會心痛。”另一位網民在“朋友圈”感嘆道。 一位從市區特地驅車4個小時到浙江農村探親的“80后”陳成告訴記者,他7歲以前由爺爺奶奶在鄉下帶大,雖然童年記憶已經模糊,但農村所留給他的那種平靜、安寧與真善美一直是他人生前行路上的慰藉,每次遇到煩惱,他都渴望回到鄉村。“農村現在變干凈了,不至于像以前連個廁所都沒有,這點挺好。”陳成說。
很多網民認為,春節期間關于故鄉的熱烈討論是件好事,盡管暴露了農村的很多問題,但也說明國人很重視農村的未來。
一對大學畢業后選擇回到農村養雞而進行創業的年輕夫婦張浩和王曉芳說,他們也關注到了最近關于農村變化的大討論,認為變化是事實,但也不必要那么悲觀。“偶爾回家探親和長期生活在農村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我覺得農村還是要比城市淳樸和舒適。抱怨不能帶來改變,行動更有說服力。”張浩說,他前些天剛剛找了縣里的全國人大代表,把自己對農村改革的一些想法告訴了對方,希望能在不久的全國兩會上有所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