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的目光常在“三農”。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夕,他去了黑龍江省撫遠縣,查看農田深松情況,登上駕駛室與農機手攀談,詢問購機補貼情況。2月4日,他到內蒙古興安盟考察,坐在村民家的炕頭上與村民們拉家常、話脫貧。1月5日,他與來自最基層的18名鄉村醫生座談結束時,側身說“請‘最美鄉村醫生’(身患殘疾的周月華)先走”。
他的志向是給農民打工。今年2月3日,農歷小年,時任副總理的他,在內蒙古包頭火車站候車室看望返鄉農民工,他說:你們為了過上好日子,在外打工不容易。我也當過農民,懂得你們的辛勞。我在政府工作,也是給你們打工。
他關心農民的愿望。3月17日,履新總理的第一次答記者問上,李克強提到,我在農村調研的時候,經常和農民聊天,他們在談到對未來生活的愿望時,不少人用一句簡潔的話來表達,說是希望過上和城里人一樣好的日子。他強調,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必須和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
他不止一次提到自己曾是農民。9月10日,在2013夏季達沃斯論壇上,這位總理專門提到,我并不想把“總理”和“農民”這兩個崗位做貴賤之分。在幾十年前我就是農民。當年我當農民的經歷對我今天擔任總理的職務受益匪淺。我也相信,這個會場建筑中心的管理者,如果他有“刷馬桶”的經歷,會把這個建筑群管理得更好。
他也曾是知青。新華社報道,“文革”期間,安徽鳳陽是中國最貧窮的地區之一。1974年3月,李克強到該縣大廟公社東陵大隊插隊。白天下田勞作,夜晚挑燈夜讀,他在那里深深了解了什么是貧困和饑餓,其吃苦耐勞的品格和才干,深得鄉親們的擁戴,不久便擔任了大廟大隊黨支部書記。以至多年后,那里的老鄉們還念念不忘他,稱贊他“要求別人做的自己總是先做。很善良,當大隊書記,從不整人,不欺負人”。
《文明》雜志述評稱,從中國農村最基層到中國著名高校北京大學,到共青團中央;從主政全國人口最多的農業大省河南到“共和國長子”工業大省遼寧,到進入中共中央最高領導層,一路走來,李克強的統籌、決策能力不斷提升,積累了豐富的從政閱歷和理政經驗。
他的博士論文《論我國經濟的三元結構》,榮獲中國內地經濟學界最高獎項——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的論文獎,其中重點談到“三農”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