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有4個城區,賽罕區是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區,其他3個區的面積加起來,還沒有賽罕區大。
最大的城區,怎樣做最大的事,是賽罕區一直研究的一個課題。近年來,像許多城市一樣,快速發展正在“淹沒”原來的農區和牧區,失地的農民能干什么?該區區委書記格爾圖說,我們喜歡高樓和寬闊的馬路,我們也喜歡大項目和大工業,但農村牧區我們更需要。
賽罕區在工業化、城鎮化步入快車道的同時,堅持大力推動農牧業產業化,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確保農民的利益最大化。將全區所有行政村劃分為以“城中村”、“城區拓展區域”和“中心鎮”為主體的3個建設類型。“城中村”按照由近及遠、以點帶面的原則,全力進行改造,引導村民進入二、三產業,在全區農民中率先富起來。以城區拓展為主體的中郊區域,依然發展蔬菜種植和奶牛養殖業,而且該區域農民又有多年種菜、養牛的習慣,因此,把這一區域確定為菜、奶業發展的重點區域。以中心鎮建設為主體的遠郊區域,根據這里水澆地少、山地多特點,有計劃地發展菜奶業,兼顧發展奶山羊養殖、藥材、小雜糧、經濟林種植等生態林草業,走特色種養業的路子。
讓蔬菜種植升級成為基地化
城市發展使賽罕區的蔬菜保護地大面積消失,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確保市民吃上放心菜、農民增收,維持全市最大的菜籃子的占補平衡,是賽罕區區委政府首抓的一件事。
去年,賽罕區在種植1萬畝蔬菜保護地目標任務的基礎上,自加壓力,多建了2萬畝。今年任務還是1萬畝,但他們又多建了1萬畝,通過委托企業建設,合作社建設、村委會籌資建設等辦法,采取政府補貼、協調貸款、技術培訓、統一育苗等措施,區委、區政府每周召開一次例會來推進建設進度。
同時在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在基地建設中,制定了高于其他旗縣區補貼政策,市、區兩級財政每畝補貼4萬元,協調貼息貸款3萬元;市區兩級財政出資,聘請技術人員指導種植;建設了5個育苗基地,免費給農民提供秧苗;制定了當年新建厚墻體溫室首次投產種植蔬菜補貼辦法;同時出臺了優惠政策,吸引有種植經驗的農業專業合作社和農戶來承包溫室,確定示范戶,發放了黃板、防蟲網、滴灌設備、生物農藥等物資。
近年來,賽罕區在蔬菜產業上累計投入資金28億元,全區蔬菜播種面積達到8.5萬畝,設施蔬菜綜合占地面積達到4.2萬畝,其中厚墻體溫室2.5萬畝,全區蔬菜總產量達到38.4萬噸。目前,賽罕區設施蔬菜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從過去一家一戶土溫室種植正在向基地化邁進。
為了農民銷售蔬菜暢通,近年來賽罕區建設了40多個便民市場,今年在建的有10個,農民賣菜不收費,減少中間環節。賽罕區還和一家大型蔬菜批發商食全食美簽訂長期產供銷協議,為農民銷售保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