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基本情況
改革開放以來,蔬菜產業總體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由供不應求到供求總量基本平衡,品種日益豐富,質量不斷提高,市場體系逐步完善,總體上呈現良好的發展局面。
1、生產持續發展。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產國和消費國。上世紀80年代中期蔬菜產銷體制改革以來,隨著種植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全國蔬菜生產快速發展,產量大幅增長,上市基本均衡,供應狀況發生了根本性改變。播種面積由1990年的近1億畝增加到2010年的2.3億畝左右,產量由2億噸提高到5億噸[1],人均占有量由170公斤左右增加到370公斤左右,常年生產的蔬菜達14大類150多個品種,逐步滿足了人們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2、布局逐步優化。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以及交通運輸狀況的改善和全國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的開通,在農業部編制的《全國蔬菜重點區域發展規劃(2009-2015年)》的指導下,生產基地逐步向優勢區域集中,形成華南與西南熱區冬春蔬菜、長江流域冬春蔬菜、黃土高原夏秋蔬菜、云貴高原夏秋蔬菜、北部高緯度夏秋蔬菜、黃淮海與環渤海設施蔬菜等六大優勢區域,呈現栽培品種互補、上市檔期不同、區域協調發展的格局,有效緩解了淡季蔬菜供求矛盾,為保障全國蔬菜均衡供應發揮了重要作用。
3、質量顯著提高。自2001年“全國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實施以來,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加強,蔬菜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高。據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結果,近三年蔬菜農殘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5%以上,比2000年提高30多個百分點,蔬菜質量總體上是安全、放心的。在蔬菜質量安全水平提高的同時,商品質量也明顯提高,凈菜整理、分級、包裝、預冷等商品化處理數量逐年增加,商品化處理率由“十五”末的25%提高到40%,提升了15個百分點。
4、加工業快速發展。我國蔬菜加工業發展迅速,特色優勢明顯,促進了出口貿易。據農業部不完全統計,2009年全國蔬菜加工規模企業10000多家,年產量4500萬噸,消耗鮮菜原料9200萬噸,加工率達到14.9%。另據統計,2010年,我國番茄醬產量150多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近40%;脫水食用菌57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95%,均居世界第一位。
5、科技水平不斷提高。我國蔬菜品種、生產技術不斷創新與轉化,顯著提高了產業科技含量和生產技術水平。全國選育各類蔬菜優良品種3000多個,主要蔬菜良種更新5-6次,良種覆蓋率達90%以上;設施蔬菜達到5000多萬畝,特別是日光溫室蔬菜高效節能栽培技術研發成功,實現了在室外零下20度嚴寒條件下不用加溫生產黃瓜、番茄等喜溫蔬菜,其節能效果居世界領先水平;蔬菜集約化育苗技術快速發展,年產商品苗達800多億株以上。此外,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無土栽培、節水灌溉等技術也取得明顯進步。
6、市場流通體系不斷完善。自1984年山東壽光建立全國第一家蔬菜批發市場以來,蔬菜市場建設得到快速發展,經營蔬菜的農產品批發市場2000余家,農貿市場2萬余家,覆蓋全國城鄉的市場體系已基本形成,在保障市場供應、促進農民增收、引導生產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據不完全統計,70%蔬菜經批發市場銷售,在零售環節經農貿市場銷售的占80%,在大中城市經超市銷售的占15%,并保持快速發展勢頭。
第二節 重要意義
蔬菜產業已經從昔日的“家庭菜園”逐步發展成為主產區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保供、增收、促就業的地位日益突出。
1、滿足食物需求。蔬菜是人類的基本食物來源之一,提供人體健康所必需的維生素、膳食纖維和礦物質。鮮食為主、需求量大的傳統飲食習慣,決定了蔬菜在我國城鄉居民膳食結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蔬菜生產在保障城鄉居民基本消費需求和提高生活質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增加農民收入。蔬菜商品率高,比較效益高,是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0年全國蔬菜播種面積占農作物播種面積的11.9%,總產值1.2萬億元,占種植業總產值的33%。另據農業部測算,2010年蔬菜對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貢獻830多元,占農民人均收入的14%。
3、促進城鄉居民就業。蔬菜產業屬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化了數量眾多的城鄉勞動力。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與蔬菜種植相關的勞動力1億多人,與蔬菜加工、貯運、保鮮和銷售等相關的勞動力8000多萬人。
4、平衡農產品國際貿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蔬菜比較優勢逐步顯現,出口增長勢頭強勁,在平衡農產品國際貿易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中國海關統計,2010年我國出口蔬菜836.37萬噸,比2000年增長1.61倍;出口額96.91億美元,比2000年增長3.7倍;貿易順差94.14億美元,居農產品之首,比2000年增長3.69倍,而同期農產品貿易逆差達231億美元。
第三節 存在問題
蔬菜具有鮮活易腐、不耐貯運,生產季節性強、消費彈性系數小,高投入、自然風險與市場風險大等特點。當前,在新的形勢下,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1、蔬菜價格波動加劇。一是受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蔬菜價格漲幅呈加大趨勢。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7至2010各年,鮮菜價格同比分別上漲7.3%、10.7%、15.4%、18.7%,2010年鮮菜價格上漲幅度是居民消費品平均價格上漲幅度3.3%的近6倍,一些大城市的漲幅更高。二是受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年際間蔬菜價格波動加大。如2008年受南方早春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影響,2月上旬全國25種主要蔬菜平均批發價同比上漲95.3%。三是受信息不對稱影響,時常發生不同區域同一種蔬菜價格“貴賤兩重天”的情況。四是受市場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品種間蔬菜價格差距拉大。受大城市近郊蔬菜生產萎縮的影響,一旦出現運輸困難等突發情況,難以及時保障蔬菜供應,容易引發市場和價格大幅波動,產區“賣難”和銷區“買貴”同時顯現。再加上,目前還缺乏足夠的政策調控,在生產、流通、安全、信息監測等方面資金投入不夠;在蔬菜保險、稅收、補貼、支持性價格、批發市場用地等方面政策不完善、不配套;支持政策不均衡、不穩定。特別是,還有不少城市“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弱化,措施不落實,在工業化、城鎮化的同時,對蔬菜產銷基礎設施建設重視不夠,出現了自給率大幅下降,加劇了蔬菜市場價格的波動。
2、質量安全隱患仍然突出。我國蔬菜質量總體是安全的、食用是放心的,但局部地區、個別品種農藥殘留超標問題時有發生。2010年豇豆、韭菜農殘超標等質量安全問題,曾一度引發消費恐慌,給當地蔬菜生產造成重大損失。殺蟲燈、防蟲網、粘蟲色板、膜下滴灌等生態栽培技術控制農殘效果明顯,但普及率較低;蔬菜標準體系初步建立,但標準化生產推進力度不大,生產采標率低,農藥使用不夠科學,容易引起農殘超標;監管手段弱,監測與追溯體系不健全,產地環境、農藥、化肥、地膜等投入品和產品質量等關鍵環節監管不足,蔬菜生產經營規模小、環節多、產業鏈長也加大了監管難度,致使部分農殘超標蔬菜流入市場。
3、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蔬菜基礎設施脆弱,嚴重影響生產和流通發展,極易造成市場供應和價格波動。近些年,大量菜地由城郊向農區轉移,農區新建菜地水利設施建設跟不上,排灌設施不足,致使露地蔬菜單產不穩;溫室、大棚設施建設標準低、不規范,抗災能力弱,容易受雨雪冰凍災害影響,2008年、2009年分別損毀60萬畝、88萬畝,加劇了市場供需矛盾。在蔬菜的生產、流通環節存在采后處理不及時,田頭預冷、冷鏈設施不健全,貯運設施設備落后、運距拉長等問題,難以適應蔬菜新鮮易腐的特點;產銷信息體系不完善,農民種菜帶有一定的盲目性,造成部分蔬菜結構性、區域性、季節性過剩,損耗量大幅增加,給農民造成很大損失。根據有關部門測算,果蔬流通腐損率高達20-30%,每年損失1000多億元。農產品市場結構和布局不完善,市場基礎設施薄弱,現代化水平低,批發市場設施簡陋,分級、包裝以及結算、信息系統等設施設備配套完善比例低;縣鄉農貿市場以街為市、以路為集的特征仍然明顯,城市農貿市場和社區菜店數量不足、攤位費高,早、晚市在一些城市受到限制,造成一些居民買菜難、買菜貴。
4、科技創新與轉化能力不強。由于投入少、研究資源分散、力量薄弱等原因,蔬菜品種研發、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能力不強,難以適應生產發展的需要。育種基礎研究薄弱,蔬菜種質資源收集、整理、評價及育種方法、技術等基礎研究不夠;育種目標與生產需求對接不夠緊密,在商品品質、復合抗病性、抗逆性等方面的育種水平與國外差距較大,難以適應設施栽培、加工出口、長途販運蔬菜快速發展的需要;育種成果轉化機制不靈活,科研單位與企業銜接合作不夠密切,制約了成果的推廣應用。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進口蔬菜種子8000多噸,銷售額占全國蔬菜種子銷售總額的25%,尤其是春夏大白菜、白蘿卜及設施栽培的紅果番茄、茄子、彩色甜椒、青花菜、水果型黃瓜等種子主要依賴進口,影響蔬菜產業安全。與此同時,良種良法不配套,栽培技術創新不夠、儲備不足,基層蔬菜技術推廣服務人才短缺、手段落后、經費不足,技術進村入戶難,生產中存在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如煙粉虱、根結線蟲、番茄黃花曲葉病毒、十字花科根腫病等蔬菜病蟲害發生面積越來越大、危害越來越重;過量施用化肥,有機肥施用不足,加上連作引起的土壤鹽漬化、酸化不斷加重,影響蔬菜產業的持續發展;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轉移,勞動成本大幅上漲,輕簡栽培技術集成創新也亟待加強。